上海经济结构调整的带动效应正逐步显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7%,增速快于全市工业3.3个百分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亮点不断涌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平台经济蓬勃发展,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7.1%。
漂亮的数据背后,同样有着不少隐忧。昨天,市人大代表分组评议市政府上半年工作,有代表提出,上海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幅度下滑,第三产业重点行业增速放缓,这说明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互联网迅猛发展和科技快速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冲击还不适应。
“对上海来说,主动应对这种‘不适应’,一方面政府要在调动行政、社会资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各级干部,尤其是国资国企的掌门人要更加深入研究互联网对经济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从需求出发主动而为。”市人大代表、上海东浩兰生国际服务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池洪表示。
上半年百货零售额下降8.5%
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百货零售额下降8.5%,12个市级商圈零售额下降4.1%。对此,市发改委将传统商业需求明显下滑的原因归结为三点:近年经济增速放缓、网络消费分流、高端消费外流。事实上,在传统商业企业看来,冲击更多地来自于“试衣间之困”——实体店选货,网上购买。
作为传统商业重镇,黄浦区的淮海路商业街对此感受尤其强烈。今年年初,有媒体曾报道,淮海路正遭遇一轮“空铺潮”——10多家零售商在半年内先后撤离。有专家分析称,一方面是该地段高昂的租金成本不断吞噬着实体零售业本就不高的利润,另一方面则是源于电子商务和其他商业圈的影响,客源被不断分流。
“在对传统商业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调研后,我们发现两者并不冲突,反倒应成为互补。”市人大代表、上海淮海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荷生认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地域消费特点,实体店应进行多业态跨界的尝试,发挥与客户直接交流及售后服务优化的优势。
互联网对经济冲击是爆炸性的
互联网时代,能否抢占先机成为成功的重要因素。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上海汽车已经开始尝试——今年3月推出了国内汽车市场首个O2O(Online to Offline)电子商务平台,以线上线下对接的电商模式为用户提供用车生命周期的全程服务;前天下午,又与阿里巴巴集团签“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
“未来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边界,未来企业都将是互联网世界的一员。”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认为,随着高科技的应用,汽车开始成为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移动载体和终端,这必然会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和价值感受,并最终促使汽车行业从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转型。
“过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我们有点看不起、看不上、看不懂,可等其发展起来以后,我们却发现已经赶不上了。”池洪认为,互联网对经济的挑战和冲击是爆炸性的,但好在上海已经提早意识到这点,并着手积极应对。“除了研究制定促进‘四新’经济发展的系统政策,采取分类支持、一业一策的办法外,还应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应对产业革命大趋势。”
借国资国企改革挖掘更多潜力
“上汽在‘触网’上的尝试,为上海其他企业应对互联网冲击开了个好头。”池洪认为,目前上海国资占比近50%,且非公经济中外资又占绝大多数,“从创新的溢出效应来讲,外资的贡献并不高,这就要求上海的国资国企要更多地承担创新的任务。”他认为,在应对互联网的冲击上,既要积极主动,也不能操之过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正稳步推进,必将逐步激发出创新驱动的活力。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科研院所也将逐步扛起创新的大旗。”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施雷看来,“上海应借助国资国企改革,更多挖掘潜在能力。其实,如今互联网已没有过高的技术门槛,对年轻的国企掌门人来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勇于尝试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