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用好保险资金,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建设,又要科学监管险资应用,防范风险
上海:局长亲自分管
记者了解到,为摸清家底,上海保监局在统计研究处下设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科,落实了具体工作人员及工作职责,并由局长亲自分管。深圳保监局同样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推进资金运用属地监管的各项工作。
摸底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共有48家保险机构具有保险资金运用资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保险资产管理公司6家。截至2013年年底,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管资产规模达3.01万亿元,占全国受托管资产总额6.81万亿元的44.24%,其中受托管保险资金2.9万亿元。
既要用好保险资金,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建设,又要科学监管险资应用,防范风险。对于获得试点资格的六地保监局而言,权力虽然更大,责任亦更重。
上海保监局表示,当前保险资金投资地方基础设施等项目需要特别关注的风险问题主要包括地方债务风险及部分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不动产资产估值的波动和流动性风险,以及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风控管理体系薄弱的风险。对这些问题,该局会重点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
根据保监会的统计资料,在全国保险资金参与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中,近年来投资上海地区的有12个项目,投资规模高达855亿元,投资规模位列全国第一,占全国债权投资计划总规模的比例为14.69%,保险资金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上海地区的融资需求。据上海保监局了解,保险资金投资世博一期10年期的回报率仅为4.5%上下,给予了世博会土地开发融资极大支持。
统计资料还表示,保险资金为上海基础建设和旧区改造提供了资金支持。2013年,太平洋资产和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获准发起债权投资计划,拟投资上海的资金规模达到855亿元。其中金额最大的旧区改造项目有:太平洋—上海土储中心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上海棚户区改造),项目金额500亿元;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城投旧城改造50亿元;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上海久事旧城改造50亿元等。
险资运用主体35%在北京
与上海保监局一样,深圳保监局同样快速开展了摸底工作。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深注册保险公司共13家,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资金运用总规模为1.72万亿元,约占全国资金运用规模的21.97%。其中,流动性资产占投资资产的5.71%,固定收益类资产占59.89%,权益类资产占20.85%,不动产类资产占10.51%。
深圳保监局表示,将认真履行保监会授权代行的部分资金运用监管职权,形成监管制度,完善监管措施;同时,将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监管,特别是基础设施、股权、不动产等保险资金投资项目的状况及其风险,努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该局还将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搭建企业与政府的沟通平台,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参与深圳经济金融改革,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而在北京,2009-2013年保险资金以债权投资计划形式参与北京重点项目建设规模达737亿元、投资计划16个,分别占全国总规模和项目数的12.7%和8.7%,均居全国第二位。同时,目前在京保险法人机构62家,居全国之首,其中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占全国的一半。按照法人机构集中管理运用保险资金的要求,全国35%的保险资金运用主体在北京。
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优化配置监管资源,提升监管工作效率,是保监会将部分险资运用监管权下放至部分保监局的初衷。属地监管的一项重要任务即协调、推动和落实保险资金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创新政策。对此,相关保监局均对险资更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求抱有很大的期望。
上述调研结果显示,保险业界普遍认为,2012年以来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引导险企真正进入大资管时代,挑战与机遇并重,地方经济发展与保险资金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息息相关,需要最大限度发挥相互优势,共同发展。
截至目前,广东省累计有10个项目引入保险资金,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金额243亿元。今年以来,该省引进保险资金的规模大幅增长,目前已获保监会核准的新增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80亿元,另有3个保险资金的重大项目已签署合作协议,正在积极推进。
无疑,新的监管思路下的新政策,将激起一池春水,让保险资金更好地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建设,也将为保险资金的运用和保险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大活力。
来自:腾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