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如何主动适应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工业园区建设?桐梓县超前思考、细化方案、强化措施,以强组织夯实基础、强引领聚合力量、强服务创造效益和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三强一推”为重要抓手,以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服务群众为着力点,将党建工作、园区事务、社会管理有机融合,创建载体、搭建平台,促进工业园区的产业聚集和地方经济发展,这一创新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上海工业园区厂房
近日,桐梓县委书记吴高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照省委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的目标要求,近年来,桐梓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落实在项目、首要建园区”的理念。
为了强组织夯实基础,桐梓县委高度重视工业园区的党建工作,县委常委会3次专题研究,县领导实行周调度制度。同时,根据全县工业园区的建设进度及时调整党建工作思路和重心,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
桐梓县采取“1+2+N”的模式成立工业园区党工委,并下设组织宣传处和“纪工委”,负责开发区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等,按照“1+N”模式组建基层党组织。目前,在工业园区内的18家企业中,已经建立党组织24个,其中党委3个、党支部21个;采取工委委员联党委、党员干部联党支部的形式,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建设,指导群团组织依照法律和自身章程开展好工业园区建设的服务工作。
与此同时,还建设党支部书记队伍、党建指导员队伍、联络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作用,集聚企业高层管理人才、项目开发核心团队、党员青年业务骨干。将服务企业发展、帮扶困难职工、维护企业稳定和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相结合,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党组织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问题。
在强引领聚合力量方面,桐梓县各级党组织在服务工业园区建设中,围绕“党组织在经济发展中找位置、党员在企业发展中作表率”,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服务内涵、转变工作角色,主动作为担当园区建设的引领者和倡导者。
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刘代书说,通过园区党组织的全覆盖,开展了“三会一课”、党史知识竞赛和“手拉手、心连心”帮扶活动等。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工作延伸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确保党组织在哪里,党的声音就传到哪里。
同时,桐梓县还利用党建工作会、党建联席会和建立党建帮扶点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向企业传达上级精神,确保园区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中,能够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加快园区建设中,将临时党支部建立在施工队上,创造了“一周一层楼、一月一座桥、三月一个园”的建设速度。12支党员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做到“平时作表率、危急时敢担当”,在完成企业急难险重任务中展现党员的风采。
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刘进说,桐梓县还以红色文化为统领,寻求企业党组织、企业主和职工各方面的共同价值基础。通过开展企地联欢、运动会和文化交流等活动,促进了企地的相互了解。
近年来,该县总工会、文广旅游局和娄山艺术团,已与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共同举办了多场大型文艺晚会,展示了桐梓县的红色文化和夜郎文化。通过文化引领,促进了企地共赢、文化共融、责任共担。
加强服务,建立健全工业园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是桐梓县探索“服务型党组织进驻工业园区”的一大亮点。据了解,桐梓县按照“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员工维权、服务群众致富”的工作理念,近年来,该县各级党组织不断丰富服务载体,主动谋求作为。党工委在园区搭建“爱E家”综合服务平台,安排80多名年轻干部常驻在11家单位,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做好征地拆迁、群众安置、纠纷调解、就业维权等工作。县法院成立了园区法庭,做好矛盾纠纷排查,保护合法权益;县公安局成立园区治安办公室,通过警企联席会议搭建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县人力资源局成立园区工作站,开通“园区人社服务直通车”,开展技能培训,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化解劳资纠纷等。
刘代书说,工业园区所在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一切围绕园区干、一切围绕园区转”,齐抓共管、共建和谐。楚米镇将所属部门整合成“一办六中心”,由园区建设服务中心专抓服务工作,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创造了“一个月征地1000亩”奇迹;燎原镇与入驻园区的企业开展地企联建,通过建立应急反应、交叉挂职等机制,增强了地企联动,营造了和谐的“企群关系”。
同时,广大党员带头服务园区建设,开展“服务承诺进园区”、“我为园区作贡献”等活动,实行“一带十”工作法,由党员引导群众积极支持参与园区建设。2011年3月,桐梓(重庆)工业园区在征地拆迁时,楚米镇的楚蔬、三座、元田三个村,涉及拆迁的41名党员通过联名签字,带动了600多户群众主动让出土地,有力的支持了工业园区建设。
娄山关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令狐绍辉说,桐梓县探索“服务型党组织进驻工业园区”新模式,使工业园区建设展现出勃勃生机。2012年,全县工业园区工业产值突破38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上百亿元,引进34家企业入驻工业园区,90%的企业已经开始投产。工业园区的建设还带动了当地7000多群众就业,实现劳务经济9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