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和商业的创意园区出租率之高在业内有目共睹,锦和商业总经理汤丹沁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表示,“锦和商业的成熟运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出租率平均在95%以上,一些原来满租状态的园区稍有松动就会被新租客定下来。也曾经有人对我们的数字产生质疑,我的态度是,欢迎去参观、调查。”
事实上,据记者实地走访,也确实感受到了锦和商业园区的人气之兴旺。在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经济发展尚不是那么成熟的阶段,为什么锦和商业运营管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能够运营得如此成功?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锦和商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多位商家,答案或许能由此揭晓。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发展
谈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这股力量的崛起,锦和商业董事长郁敏珺表示,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其实是迈不过经济发展的阶段门槛的。园区其实也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载体。
越界创意园内的文化创意企业红邦品牌营销传播联合机构总经理李晓天表示,文化创意产业一定是跟经济发展的节奏相辅相成的,早期经济粗放型发展阶段时,人们只要投资,生产,就能挣钱,因为那个时代中国的产品是供不应求的时代,所以那时中国没有什么文化创意产业。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后,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知识、心态各个层面都开始沉淀,人们开始思考一些东西,文化、创意开始显露价值。加之有国家经济转型这个关键点,既能吸收劳动力,又低碳环保,还能创造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类服务业就获得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而从现实结果来看,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也已经成为国家至关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它的发展速度以及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也是令人瞩目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注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地方发展文化大省等等与文化创意产业有关的利好规划频频出现,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谓享尽天时地利人和。
越界创意园中的创意型企业饰源时尚创意CEO乐轶鹏认为,目前他们所在的创意产品研发这块市场前景越来越好了,这主要基于两点:第一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创意产品的需求也递增。第二,互联网的发展形成市场产品井喷状态,产品丰富繁多的情形下,对于产品的创意要求也会提高,而互联网的便利性又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越界 ▪ 永嘉庭内的ART LABOR画廊经理蔡辛也谈到,物质相对丰富以后,很多人希望精神文化生活也可以丰富一些,而艺术追求是对美的追求,可以让人的精神达到愉悦的状态。从2004年开始,上海的画廊业发展迅猛,而现在也处在蓬勃发展的状态。
围绕这一话题,越界▪苏河汇创意园内的和煦展览负责人梁蕾亦介绍道,展览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比较早的部分,在中国发展已经十多年了。但也只是在上海世博会之后,它开始逐步与国际接轨。2010年以后,世博会催生了一批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因为看到了国外最先进,最标准的东西,国内展览业也希望朝更高的方向迈进,现在展览业逐步走向创意、策展、搭建、制作等更高要求和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现在我们国家展览业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她认为,同样类型的展览公司,国内和国外的展览公司在工厂的管理和国际标准上仍然相差较大。国际上一些好的展览与艺术,文化的结合更加融洽,而中国这部分相对比较滞后。“虽然我们国家展览业发展了十多年,市场也比较繁荣,但是竞争却还很低端。”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仅从业企业普遍看好,实际上从相关的经济数据中也能得到进一步佐证。以上海为例,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年底,上海正式授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达到了118家。预计文化创意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500亿元,同比增长10.1%,占GDP比重约为11.5%;2014年,力争实现文创产业产值占上海GDP11.75%的目标。
园区品质是制胜关键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做得好是吸引企业前往安营扎寨的重要权衡标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选址、设计风格、服务等方面对于租户决策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位于斜土路越界▪X2创意空间的麟新网络运营副总韩华介绍道,“麟新网络定位是一家提供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的公司,我们希望我们的办公环境比较有艺术感与人文气息,而不是很商业化的那种。越界▪X2创意空间设计感很强,又有人文艺术氛围,所以符合我们要求。”韩华还告诉记者,“X2这边互联网气息很浓,上班不一定是西装革履,工作时间也是比较弹性。甚至,很多文艺青年经常拿着单反来这边拍照取景,就像景点一样。”
越界创意园内的上海光韵达三维科技市场经理周游介绍,“越界创意园的创意氛围是比较高的,对于我们公司来说,3D打印在设计、生产工艺上也是一个比较创新、时兴的技术,所以这方面与我们还是比较吻合的。而且3D打印出来的东西就像艺术品一样,需要展示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就符合我们要求。”
为什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受到市场热捧,这与产业园区所具备的一些属性也密不可分。博加广告董事副总晏恩华就说道,“锦和商业的越界创意园比较接近我们理解的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态,建筑有自己的风格,交通又比较便利,又有艺术氛围。最主要的,它更有利于企业成长。产业园的空间大,区域比较集中,布局也更灵活,对公司进行扩张是一个优势。”对此,越界▪智造局一期内的华润励致洋行人事行政部经理顾海瑛也比较认同,“我们公司做办公家居的业务需要展示空间,而产业园区高挑开阔的环境就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区域。它与封闭式的写字楼不同。”
另外,对于文化创意企业来说,园区开放的形式也是创意企业作业模式的重要优势。多个商家都对记者强调了自己行业与传统写字楼规整、固定、局促的空间,按部就班工作时间等特点不相适应,他们需要开放式、有设计感的空间来帮助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展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激发工作灵感。产业园则提供了这些传统办公楼所缺乏的优势。
事实上,建筑设计感,老厂房的改造效果也是锦和商业所一直追求的。实地来看,锦和商业在上海运营管理的数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确实成为了当地的亮点,甚至文化地标。据了解,上海黄浦区首个国际外包服务产业园越界▪智造局一期邀请了加拿大LSK国际建筑事务所参与规划设计;越界▪X2创意空间邀请了老厂房改建项目上卓有成绩的日本HMA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参与规划设计;而位于上海最具有法式风情的使馆区永嘉路的越界▪永嘉庭则邀请了德国罗昂(logon)公司参与规划设计,并荣获2012年亚洲商业建筑改造设计大奖……由此可见,锦和商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之所以受到市场欢迎,与其对于建筑设计美学的强调密不可分。
文创产业园与文创企业之间的理想状态应是”双赢”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之时,市场上“名不副实”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不在少数。郁敏珺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全国全面开花,真正做得好的数量也并不多。”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徐宁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还指出,目前市场上不少文化创意园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挂羊头卖狗肉”现象。
作为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载体,产业园与企业之间却不能止步于房东与租户关系,更不能忽视“文化创意”这个前缀。徐宁部长谈到,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出来后,产业园发展如雨后春笋,但目前规范性、集约度,包括它所能够提供的公共技术服务,公共设备服务却都难以体现。因此,南京有关部门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审查标准也会严格。
在这方面,以既有物业改造、运营管理闻名,成功运营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锦和商业无疑更具发言权。锦和商业总经理汤丹沁日前对新华网记者透露,目前锦和商业运营管理的18个商用物业,成熟运营的有12个,截止去年的数据,这12个已经成熟运营的商用物业签约率平均超过95%,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平均占比75%以上。传统商业”房东”的成功在于填满了所有的物业,而文化创意园区所要达到的目的则是产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
来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