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小村庄:500多村民开200多家境外公司
发布时间:2014-01-28 16:38:25 阅读 次
南通海门市林西村,有“华侨村”、“跨国经营第一村”之类的新外号,每当村里人说起这些,昔日“连烧饭都少柴”的村民们马上会把腰杆挺直。
如今,林西村3495名村民中,先后有500多人到罗马尼亚、智利、俄罗斯、南非、厄瓜多尔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家纺生意,创办了200多家境外公司,年创汇两亿多美元。目前,100多人取得国外永久居住权。今年4月,林西村成立了江苏省第一家村级侨联组织。
日前,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林西村,见证了正在书写中的“林西传奇”。
“没吃没穿没柴”
让人走出去的是贫穷
“这个村过去就是个穷村,出了名的贫困。在镇上26个行政村中,林西经常排名倒数第一、第二,曾有人把‘25村’、‘26村’当林西的村名嘲笑。”57岁的蔡云松说起往事,感慨颇多。
林西村位于海门市三星镇西北角,与通州区接壤,地处偏僻。蔡云松曾在这里做过10多年村支书。
当时,林西村人多地少,“穷得叮当响”。许多村民的麦子还没收上来,家里就缺粮了,只好靠政府的救济粮度日。“可就算有了救济粮,做饭依旧是问题。村里田地少,一些村民们家连烧火的柴草都没有。”蔡云松说。
蔡云松的记忆中,他小时候就要常去河边刨芦苇根回家烧火,当时,被割去杆做席子后留下的芦苇根也是抢手货,不少村民“抢不到”只好到邻村捡拾废弃的棉花壳。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不甘贫穷的林西人开始做生意,手工绣枕头套出去卖。先是摆路边摊,渐渐地一路从镇里到县城,又到上海、南京。蔡云松也曾拎着包,到上海摆摊卖过枕头套,当时,“一对枕头套能赚1元钱”。
“我母亲在家加工枕头套,绣上牡丹、龙凤、花鸟等图案,凑到100对,我就拿去卖。”蔡云松说,那时在村里干活,一天只能挣几毛钱工分,而去一趟上海,就能赚几十元。
“刚到上海卖枕头套时,我借宿在一位远房亲戚家中。他家六口人住一小房间,我打地铺。”蔡云松说,每天他在菜市场门口和南京路附近“打游击”。“生意好时,一天能卖出去20多对。”
6月27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林西村时,依然能看到一些村民家中有加工床上用品的作坊,有的规模还不小。
许多作坊已经存在多年了,改革开放前,林西村就有一个外号——“夜幕下的绣花专业村”。
年底奔成都:去别人不去的地方,才能赚别人不赚的钱
蔡云松跑的路越来越远了。
开始摆摊两年后,蔡云松的枕头套就卖到了东北。他的母亲已经忙不过来,只好到邻居家去拿货。“出去很苦,住宿住最小最简陋的旅馆,吃饭吃最便宜的面条。”蔡云松回忆说,当时一碗面条才几分钱,可他还是不舍得。
1980年年底,新婚未满一个月的蔡云松盯准了成都,他的商品,依然是林西村生产的枕头套,之所以选择在春节前出发,是因为这时候“别人都回家过年了,自己的生意会好些。”
300个枕套被装进3个大包,双肩各背一个,手里再拎一个,蔡云松就这样踏上了去成都的火车。火车出乎意料的拥挤,蔡云松站了20多个小时才坐下。
让蔡云松庆幸的是,他此行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300个枕套短短两天就卖光了,赚了400多元。”
这趟生意让蔡云松一下子成了村里的“能人”,后来他的路一直平坦——先是做了民兵营长,后来又做了村副主任、主任、村支书。
有人走得更远赚得更多,这让所有人坐不住了
1992年时,林西村开始有人比蔡云松走得更远——村民郁建祥、郁建华两兄弟背着大包乘火车来到俄罗斯和罗马尼亚,卖的还是枕头套,却开始赚更多的钱。
这两兄弟想不到,他们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这个小村子的命运。
大多数林西村人跟郁家兄弟一样,开始乘坐火车赶到莫斯科或者布加勒斯特,从拿包提样品上路,到发集装箱。出去的人越来越多。
蔡云松也坐不住了,他寻思着,自己在年轻时就能出远门赚一大笔钱,现在怎么说也不能落在别人后面。
1997年10月,已经做了六七年村支书的蔡云松向镇领导请假,前往罗马尼亚考察,准备下海经商。
不过,当他在布加勒斯特一个批发市场筹备与朋友合伙开公司时,却被催促回来参加村里改选。
“当时我就想去做生意,不想当官,却还是全票当选了。”蔡云松苦笑着说,当时村民拥护他,因为他在村里办了养猪场、养鹿场、葡萄园等集体产业,不少村民靠他发家致富。
不过,再次当选后不久,已经坐不住的蔡云松还是将村里工作安排好,又一次去了布加勒斯特。
这里的市场显然比记忆中的成都更大,“一对七八元成本的枕套,能卖到20多元,价格比国内翻了一番多。”蔡云松第一次进货是窗帘布,一集装箱的窗帘布赚了40多万元。“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数字,让我激动了好久。”
蔡云松每年只能在国外待一两个月的时间。但高额的回报依然让他成了村里人的榜样,跑去罗马尼亚“淘金”的林西人越来越多,后来,隔壁通州界北村村民以及周边乡镇的人,也都上了出国的飞机。
2005年,蔡云松辞去了村支书,专心做起外贸生意时,林西人已经在国外打出一片天空。
再成功的榜样,也有遭遇难题的时候
“村支书”蔡云松是榜样,郁家,则是这个村子的领路人。
昔日第一个闯出国的郁建华,甚至发展出了“郁家军”——他们家兄弟子侄的公司开在智利、在波兰、在赞比亚……
不过,不管是蔡云松,还是郁建华们都曾经历过出国淘金的“阵痛期”。
2010年红龙市场的大火灾就烧掉了蔡云松的两家店;1992年,初次出国的郁建华,也经历过挣钱不如路费的情况。“当时,我没有多少钱,只背了一大包货去看看行情。从莫斯科又到罗马尼亚,1个多月花费了四五千元,背去的货物基本亏得差不多了。”郁建华说。“布加勒斯特还没有像样的批发市场,我们最先都是在菜场外路边摆摊,并经常去赶集。”
到国外创业并非全然风光,“最初,4个人租了一个小店铺,一来货物便堆满了,只好有两个人轮番睡在店外的马路边。睡了有半个多月,吃尽了苦头。”郁建华说。
同时,农民出身的林西人还要忍受语言不通的痛苦。
最初,大多数林西人开始只能靠摁计算器和罗马尼亚人做交易。直到通过学习当地语言,才逐渐可以简单交流。
而且,吃不惯西餐的人们,大都是自己做饭吃,但这花费惊人。“那边蔬菜太贵了,一颗大包菜100多元,一颗小青菜也要10多元。后来,有华人在那边租地种菜,蔬菜才便宜起来。”蔡云松说。
如今这种阵痛期已经过去,郁家有了“郁家军”,如今蔡云松的生意也已经在罗马尼亚立站稳,生意交给女儿、女婿打理,自己则主要在国内组织货源。4月初,林西成立了江苏省第一个村级侨联,这个昔日的村支书,又当选首届侨联主席。
“僧多粥少”,家乡人在国外也有竞争
用老外的眼光
来选择老外的商品
郁建华说,1994年至1995年,是他在罗马尼亚做生意较好时期,可随着国内去的人多了起来,后来的生意逐渐难做了。1996年,他离开罗马尼亚去了南斯拉夫,2003年又到了匈牙利。
与郁建华一样,不少林西人也都离开了出国的第一站罗马尼亚,去了南非、赞比亚等国家。不少人看有的床上用品好卖,盲目发货,形成了恶性竞争,就出现了赔本现象。
去得早的人,后来即使不赔本,赚的也少了。特别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洲的生意越发难做。
“我刚到布加勒斯特红龙市场,有1000多名华人,其中大部分是浙江人。当时,海门只有10多人,现在南通人还有120多人,开了上百家公司,其中林西村占三分之一。”蔡云松说。
“现在除了做家纺,外国人需要什么,我们林西人就做什么!”蔡云松介绍说,林西人正在转型,经营领域正从家纺产品贸易拓展到房地产、餐饮、矿产、能源开发等领域。“村里出去的人,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占大半,其中不少人成了亿元富翁。”有很多林西人在国外的工程项目曾在国内引起轰动。
用老外的眼光
来选择老外的商品
如今,郁飞的名片上印着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海外委员、南通世界通商总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
“我是被逼出去的。”郁飞说,出国前,他在家绣过花,也去东北做过生意,都没怎么赚钱。
直到1995年,两位叔叔拉上他和哥哥一起合伙做。那时,他25岁,刚刚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
当年4月,郁飞乘飞机到布加勒斯特时,心中还是一片迷茫。他在飞机上给自己鼓劲,“出去容易,回来难。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只有干出点名堂,才能衣锦还乡。”
但郁飞的第一笔生意损失惨重。“因为报关出了问题,借钱进的数万美元货物被查扣。”郁飞说,这个打击几乎让他一蹶不振。
后来在罗马尼亚,郁飞4年赚了100多万元,给自己在国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5月,他离开罗马尼亚前往智利首都发展。第一年,因货物不对智利人的胃口,出现滞销,亏了10多万美元。很快,他吸取了教训转变思路。“我那时还不熟悉智利人喜好,为了能进好货,我找到了智利朋友,请他帮我去市场选货。”
“后来,此批货物到智利后,特别畅销。”郁飞说。
“帮扶亲友”:
海外也有“林西村”
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站稳脚跟后,郁飞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团队。他说,当时在智利的中国人少,他就想办法从家乡带亲戚朋友出去。生意做得最好的那段时期,他从海门带去了五六十人。
“我的理念是,不是我自己想赚钱带他们出去为我打工,而是想通过他们的能力,利用我搭建的平台,共同发展。”郁飞说。
像郁飞这样的林西人很多,每新开一个店就带一批人去。
“对于有能力的人,我给其股份,让其带人到另外地方再开店。现在也有自己单独开店干出了名堂。”
“我最开心的不是我自己挣了多少钱,而是帮别人挣了多少钱。我带出去的大多是穷孩子,如今都买了房买了车,父母亲和孩子幸福地生活着,我就很高兴。”郁飞透露,截至目前,他在智利开了十七八个店,此外厄瓜多尔10个、秘鲁6个。“我实行股份制发展,自己和妻子最初占有90%多的股份,现在只有55%。看似股份少了,但总量没少。”
目前,虽然有竞争,但在海外的林西人依然会像当初在村中一样,互相帮扶,经常有人说,在海外,也有“林西村”。
有了成绩,还是要回来的
2007年3月,林西村由16位在外“能人”组成的爱心协会正式成立,设立了“海门林西扶老助学爱心基金会”,筹集善款资助林西村的贫困老人、优秀特困生以及村里的公益事业。在协会成立仪式上,郁飞和郁平各捐了9万元。在他俩的影响下,在场的企业家纷纷捐资,共计捐款24.8万元。
“做善事,首先要自己吃饱。自己都吃不饱,如何去做善事?!”郁飞坦言,成立爱心资金,帮扶村民,他不是沽名钓誉为了名气。爱国爱家乡,在他心底一直没有变过。小有成就后,他希望自己能用行动来感恩回报社会。作为智利江苏商会会长的郁飞,也时常参加当地公益活动。每当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智利,他总会做“志愿者”,带人协助驻智利大使馆做好有关服务工作。
2004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智利时,郁飞有一笔大生意要谈,但他主动放弃,配合中国驻智利大使馆做好中南美洲华侨华商与当地政府的有关工作。胡锦涛主席接见他时,听大使介绍他在智利捐了不少款做了不少实事后,称他是中智交流的友好使者。
其实,早在1997年,郁飞就开始每年过年前给村民小组里年纪大的长辈送慰问金,每人200元。郁飞说让自己感动的是,有次两位老太太收到钱后眼泪直掉,“说自己子女也没给她们这么多钱。”
没挣多少钱,却大手大脚地送出去,家人起初不理解郁飞。郁飞说,他有个信念,发放的慰问金不在于量大量小,而要坚持下去。受他的影响,每年一到时间,家人不但不反对,还催他去发慰问金。
近几年来,郁飞和父亲将慰问对象扩展到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有700名左右,每年中秋节和春节各慰问一次。“我和老爸说,在你有生之年,你想做的善事就一直做下去。”
2010年,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赛浦西翁发生大地震后,他第一时间捐出数万美金的救灾物资,装了几卡车,插上五星红旗送到灾区一线的灾民手中。在智利,郁飞还时常向侨民学校的华侨子女捐赠了大量学习用品,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因为有了爱心协会,目前林西村已经没有当年的辍学学生,这让从林西村走出的林西人学历也越来越高。“我们以后可以涉足更多领域,做更高层次的商人。”接受采访时,不少林西人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
如今,林西村3495名村民中,先后有500多人到罗马尼亚、智利、俄罗斯、南非、厄瓜多尔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家纺生意,创办了200多家境外公司,年创汇两亿多美元。目前,100多人取得国外永久居住权。今年4月,林西村成立了江苏省第一家村级侨联组织。
日前,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林西村,见证了正在书写中的“林西传奇”。
“没吃没穿没柴”
让人走出去的是贫穷
“这个村过去就是个穷村,出了名的贫困。在镇上26个行政村中,林西经常排名倒数第一、第二,曾有人把‘25村’、‘26村’当林西的村名嘲笑。”57岁的蔡云松说起往事,感慨颇多。
林西村位于海门市三星镇西北角,与通州区接壤,地处偏僻。蔡云松曾在这里做过10多年村支书。
当时,林西村人多地少,“穷得叮当响”。许多村民的麦子还没收上来,家里就缺粮了,只好靠政府的救济粮度日。“可就算有了救济粮,做饭依旧是问题。村里田地少,一些村民们家连烧火的柴草都没有。”蔡云松说。
蔡云松的记忆中,他小时候就要常去河边刨芦苇根回家烧火,当时,被割去杆做席子后留下的芦苇根也是抢手货,不少村民“抢不到”只好到邻村捡拾废弃的棉花壳。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不甘贫穷的林西人开始做生意,手工绣枕头套出去卖。先是摆路边摊,渐渐地一路从镇里到县城,又到上海、南京。蔡云松也曾拎着包,到上海摆摊卖过枕头套,当时,“一对枕头套能赚1元钱”。
“我母亲在家加工枕头套,绣上牡丹、龙凤、花鸟等图案,凑到100对,我就拿去卖。”蔡云松说,那时在村里干活,一天只能挣几毛钱工分,而去一趟上海,就能赚几十元。
“刚到上海卖枕头套时,我借宿在一位远房亲戚家中。他家六口人住一小房间,我打地铺。”蔡云松说,每天他在菜市场门口和南京路附近“打游击”。“生意好时,一天能卖出去20多对。”
6月27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林西村时,依然能看到一些村民家中有加工床上用品的作坊,有的规模还不小。
许多作坊已经存在多年了,改革开放前,林西村就有一个外号——“夜幕下的绣花专业村”。
年底奔成都:去别人不去的地方,才能赚别人不赚的钱
蔡云松跑的路越来越远了。
开始摆摊两年后,蔡云松的枕头套就卖到了东北。他的母亲已经忙不过来,只好到邻居家去拿货。“出去很苦,住宿住最小最简陋的旅馆,吃饭吃最便宜的面条。”蔡云松回忆说,当时一碗面条才几分钱,可他还是不舍得。
1980年年底,新婚未满一个月的蔡云松盯准了成都,他的商品,依然是林西村生产的枕头套,之所以选择在春节前出发,是因为这时候“别人都回家过年了,自己的生意会好些。”
300个枕套被装进3个大包,双肩各背一个,手里再拎一个,蔡云松就这样踏上了去成都的火车。火车出乎意料的拥挤,蔡云松站了20多个小时才坐下。
让蔡云松庆幸的是,他此行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300个枕套短短两天就卖光了,赚了400多元。”
这趟生意让蔡云松一下子成了村里的“能人”,后来他的路一直平坦——先是做了民兵营长,后来又做了村副主任、主任、村支书。
有人走得更远赚得更多,这让所有人坐不住了
1992年时,林西村开始有人比蔡云松走得更远——村民郁建祥、郁建华两兄弟背着大包乘火车来到俄罗斯和罗马尼亚,卖的还是枕头套,却开始赚更多的钱。
这两兄弟想不到,他们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这个小村子的命运。
大多数林西村人跟郁家兄弟一样,开始乘坐火车赶到莫斯科或者布加勒斯特,从拿包提样品上路,到发集装箱。出去的人越来越多。
蔡云松也坐不住了,他寻思着,自己在年轻时就能出远门赚一大笔钱,现在怎么说也不能落在别人后面。
1997年10月,已经做了六七年村支书的蔡云松向镇领导请假,前往罗马尼亚考察,准备下海经商。
不过,当他在布加勒斯特一个批发市场筹备与朋友合伙开公司时,却被催促回来参加村里改选。
“当时我就想去做生意,不想当官,却还是全票当选了。”蔡云松苦笑着说,当时村民拥护他,因为他在村里办了养猪场、养鹿场、葡萄园等集体产业,不少村民靠他发家致富。
不过,再次当选后不久,已经坐不住的蔡云松还是将村里工作安排好,又一次去了布加勒斯特。
这里的市场显然比记忆中的成都更大,“一对七八元成本的枕套,能卖到20多元,价格比国内翻了一番多。”蔡云松第一次进货是窗帘布,一集装箱的窗帘布赚了40多万元。“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数字,让我激动了好久。”
蔡云松每年只能在国外待一两个月的时间。但高额的回报依然让他成了村里人的榜样,跑去罗马尼亚“淘金”的林西人越来越多,后来,隔壁通州界北村村民以及周边乡镇的人,也都上了出国的飞机。
2005年,蔡云松辞去了村支书,专心做起外贸生意时,林西人已经在国外打出一片天空。
再成功的榜样,也有遭遇难题的时候
“村支书”蔡云松是榜样,郁家,则是这个村子的领路人。
昔日第一个闯出国的郁建华,甚至发展出了“郁家军”——他们家兄弟子侄的公司开在智利、在波兰、在赞比亚……
不过,不管是蔡云松,还是郁建华们都曾经历过出国淘金的“阵痛期”。
2010年红龙市场的大火灾就烧掉了蔡云松的两家店;1992年,初次出国的郁建华,也经历过挣钱不如路费的情况。“当时,我没有多少钱,只背了一大包货去看看行情。从莫斯科又到罗马尼亚,1个多月花费了四五千元,背去的货物基本亏得差不多了。”郁建华说。“布加勒斯特还没有像样的批发市场,我们最先都是在菜场外路边摆摊,并经常去赶集。”
到国外创业并非全然风光,“最初,4个人租了一个小店铺,一来货物便堆满了,只好有两个人轮番睡在店外的马路边。睡了有半个多月,吃尽了苦头。”郁建华说。
同时,农民出身的林西人还要忍受语言不通的痛苦。
最初,大多数林西人开始只能靠摁计算器和罗马尼亚人做交易。直到通过学习当地语言,才逐渐可以简单交流。
而且,吃不惯西餐的人们,大都是自己做饭吃,但这花费惊人。“那边蔬菜太贵了,一颗大包菜100多元,一颗小青菜也要10多元。后来,有华人在那边租地种菜,蔬菜才便宜起来。”蔡云松说。
如今这种阵痛期已经过去,郁家有了“郁家军”,如今蔡云松的生意也已经在罗马尼亚立站稳,生意交给女儿、女婿打理,自己则主要在国内组织货源。4月初,林西成立了江苏省第一个村级侨联,这个昔日的村支书,又当选首届侨联主席。
“僧多粥少”,家乡人在国外也有竞争
用老外的眼光
来选择老外的商品
郁建华说,1994年至1995年,是他在罗马尼亚做生意较好时期,可随着国内去的人多了起来,后来的生意逐渐难做了。1996年,他离开罗马尼亚去了南斯拉夫,2003年又到了匈牙利。
与郁建华一样,不少林西人也都离开了出国的第一站罗马尼亚,去了南非、赞比亚等国家。不少人看有的床上用品好卖,盲目发货,形成了恶性竞争,就出现了赔本现象。
去得早的人,后来即使不赔本,赚的也少了。特别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洲的生意越发难做。
“我刚到布加勒斯特红龙市场,有1000多名华人,其中大部分是浙江人。当时,海门只有10多人,现在南通人还有120多人,开了上百家公司,其中林西村占三分之一。”蔡云松说。
“现在除了做家纺,外国人需要什么,我们林西人就做什么!”蔡云松介绍说,林西人正在转型,经营领域正从家纺产品贸易拓展到房地产、餐饮、矿产、能源开发等领域。“村里出去的人,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占大半,其中不少人成了亿元富翁。”有很多林西人在国外的工程项目曾在国内引起轰动。
用老外的眼光
来选择老外的商品
如今,郁飞的名片上印着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海外委员、南通世界通商总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
“我是被逼出去的。”郁飞说,出国前,他在家绣过花,也去东北做过生意,都没怎么赚钱。
直到1995年,两位叔叔拉上他和哥哥一起合伙做。那时,他25岁,刚刚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
当年4月,郁飞乘飞机到布加勒斯特时,心中还是一片迷茫。他在飞机上给自己鼓劲,“出去容易,回来难。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只有干出点名堂,才能衣锦还乡。”
但郁飞的第一笔生意损失惨重。“因为报关出了问题,借钱进的数万美元货物被查扣。”郁飞说,这个打击几乎让他一蹶不振。
后来在罗马尼亚,郁飞4年赚了100多万元,给自己在国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5月,他离开罗马尼亚前往智利首都发展。第一年,因货物不对智利人的胃口,出现滞销,亏了10多万美元。很快,他吸取了教训转变思路。“我那时还不熟悉智利人喜好,为了能进好货,我找到了智利朋友,请他帮我去市场选货。”
“后来,此批货物到智利后,特别畅销。”郁飞说。
“帮扶亲友”:
海外也有“林西村”
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站稳脚跟后,郁飞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团队。他说,当时在智利的中国人少,他就想办法从家乡带亲戚朋友出去。生意做得最好的那段时期,他从海门带去了五六十人。
“我的理念是,不是我自己想赚钱带他们出去为我打工,而是想通过他们的能力,利用我搭建的平台,共同发展。”郁飞说。
像郁飞这样的林西人很多,每新开一个店就带一批人去。
“对于有能力的人,我给其股份,让其带人到另外地方再开店。现在也有自己单独开店干出了名堂。”
“我最开心的不是我自己挣了多少钱,而是帮别人挣了多少钱。我带出去的大多是穷孩子,如今都买了房买了车,父母亲和孩子幸福地生活着,我就很高兴。”郁飞透露,截至目前,他在智利开了十七八个店,此外厄瓜多尔10个、秘鲁6个。“我实行股份制发展,自己和妻子最初占有90%多的股份,现在只有55%。看似股份少了,但总量没少。”
目前,虽然有竞争,但在海外的林西人依然会像当初在村中一样,互相帮扶,经常有人说,在海外,也有“林西村”。
有了成绩,还是要回来的
2007年3月,林西村由16位在外“能人”组成的爱心协会正式成立,设立了“海门林西扶老助学爱心基金会”,筹集善款资助林西村的贫困老人、优秀特困生以及村里的公益事业。在协会成立仪式上,郁飞和郁平各捐了9万元。在他俩的影响下,在场的企业家纷纷捐资,共计捐款24.8万元。
“做善事,首先要自己吃饱。自己都吃不饱,如何去做善事?!”郁飞坦言,成立爱心资金,帮扶村民,他不是沽名钓誉为了名气。爱国爱家乡,在他心底一直没有变过。小有成就后,他希望自己能用行动来感恩回报社会。作为智利江苏商会会长的郁飞,也时常参加当地公益活动。每当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智利,他总会做“志愿者”,带人协助驻智利大使馆做好有关服务工作。
2004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智利时,郁飞有一笔大生意要谈,但他主动放弃,配合中国驻智利大使馆做好中南美洲华侨华商与当地政府的有关工作。胡锦涛主席接见他时,听大使介绍他在智利捐了不少款做了不少实事后,称他是中智交流的友好使者。
其实,早在1997年,郁飞就开始每年过年前给村民小组里年纪大的长辈送慰问金,每人200元。郁飞说让自己感动的是,有次两位老太太收到钱后眼泪直掉,“说自己子女也没给她们这么多钱。”
没挣多少钱,却大手大脚地送出去,家人起初不理解郁飞。郁飞说,他有个信念,发放的慰问金不在于量大量小,而要坚持下去。受他的影响,每年一到时间,家人不但不反对,还催他去发慰问金。
近几年来,郁飞和父亲将慰问对象扩展到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有700名左右,每年中秋节和春节各慰问一次。“我和老爸说,在你有生之年,你想做的善事就一直做下去。”
2010年,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赛浦西翁发生大地震后,他第一时间捐出数万美金的救灾物资,装了几卡车,插上五星红旗送到灾区一线的灾民手中。在智利,郁飞还时常向侨民学校的华侨子女捐赠了大量学习用品,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因为有了爱心协会,目前林西村已经没有当年的辍学学生,这让从林西村走出的林西人学历也越来越高。“我们以后可以涉足更多领域,做更高层次的商人。”接受采访时,不少林西人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