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信息 - 仓库土地 - 办公商铺 - 上海厂房信息中心
发布出租出售信息】 【发布求租求购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招商项目 > 正文
从工业园区到繁华都市 “佛山制造”向高端转型
发布时间:2014-01-28 16:37:22 阅读
  打造制造业的“奢侈品平台”,这是宏宇大厦项目总经理李军的心愿。

  陶企宏宇此前以2.52亿元高价拿下季华路与佛山大道交界的商业办公地块。这一用地面积仅为10133.49平方米的地块,折算每平方米价格近2.5万元,创下同地段地价最高纪录。

  在李军看来,季华路所占据的城市区位和配套优势,让宏宇不怕投资没回报。

  正如李军所言,中心城区看似高企的地价成本,并未阻碍佛山制造企业“进城上楼”的热情。在季华中央商务带沿线的24个重点项目背后,均不缺乏制造企业的身影。

  摊开禅城地图,季华三路、四路,以及附近向纵深延伸的镇中路、雾岗路等沿线,已被密密麻麻的“小盒子”占据。这些“骑路建房”式的建筑,已经成为禅城城市景观中的重要一环,对外展示着此地制造业经济的繁荣之象。

  相较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制造业开荒时代,季华三路、四路沿线陶企展厅的此番聚集,无疑已是陶瓷行业一种进步。

  这种迹象表明,以往占据大量土地的陶瓷、不锈钢等传统产业,依托原来的工厂和各专业镇在季华路沿线实现了简单的产业“就地”升级。

  佛山制造的家电占到全国市场的15%,建筑陶瓷产量占到全国的60%,铝型材和不锈钢产品产量均占全国的35%左右。2012年,佛山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第五。过去“佛山制造”长期停留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

  从以往的工业园区,到城市繁华区,这是不少佛山制造企业正在进行的探索。在这种转型的同时,佛山对于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载体需求愈发旺盛。

  “过去佛山高端服务业发展上不去,缺乏像样的载体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以佛山6000多亿的GDP、1300亿元的财税收入、超万亿的民间存款,佛山有这样一批项目,也是应该的。”对于季华路上云集一批佛山历史上最高端的商业、商务项目,佛山市长刘悦伦认为,佛山的经济总量庞大,佛山产业升级需要季华中央商务带。

  季华路迎来写字楼时代

  新加坡唯一集团副总裁、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杨建伟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曾大胆建言,“顺德目前的制造业包括有些家电企业都挺好的,但从新加坡走过的路程来看,家电生产制造一定是低附加值的产业,家电制造一定要淘汰,在这方面政府要有魄力,越是困难时刻越是调整的契机。”

  对立志于打造广东第一制造业大市的佛山而言,加大对制造业的升级力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引导原有的庞大制造业向设计研发和总部销售的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这是“佛山制造”面临的共性问题。

  产区加市场的发展模式,对于佛山制造业最初的财富积累至关重要。专业市场、专业街的出现、壮大,成为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轴心。

  佛山的制造业,特别是陶瓷产业,无疑是把这种模式发挥到极致,佛山众多闻名全国的陶瓷专业市场、陶瓷专业街,对扩大佛山陶瓷销售和知名度,降低企业销售成本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驾车在季华路上自东向西驰骋,一进入季华四路,便能看到与一般的城市景观大为不同的景象。众多的陶瓷企业门店、骑路而建各有特色的展厅分布在季华路两侧。

  这些陶瓷展厅沿路而建,除了季华路外,江湾路、南庄大道等主干道沿线,以及沿着主干道纵深发展的雾岗路、镇中路上,都被各种陶瓷卖场、展厅占据。

  而随着陶瓷行业发展的深入,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中国陶瓷城、华夏陶瓷城、瓷海国际等专业卖场相继出现,把卖场和展厅初步聚集在一个“盒子”里。仅仅中国陶瓷城,就可以容纳多达200多个展厅。

  专业街、专业市场的亮相,是该行业紧随时代、市场的发展,进行自我升级转型的一个缩影。

  但这种专业街夹杂着各陶瓷专业镇、陶瓷厂进行简单“就地式”的产业升级,相对于如今的城市发展要求无疑仍显滞后。当“城市化”发展在佛山势头日趋激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自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如果说从2007年起佛山引导制造业产业升级赶走污染的整治风暴是陶瓷产业发展的“第一个转角”,那么多年以来,“何去何从”成为青柯、置地、华艺、沙岗、河宕五大陶瓷专业批发市场的商户每天思考的问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陶瓷产业发展走到了产业升级的“第二个转角”。

  这促使佛山陶瓷产业的进一步转型,不少企业从工业园搬出,谋求更优质的生存环境,制造业陆续开启了“上楼”的步伐。华艺、河宕等专业市场,也借着自身的地理优势,成功实现转型。

  包括陶瓷产业在内的佛山制造业掀起“上楼”的热潮,使禅城的写字楼供应日渐饱和。彼时,专业、高端的写字楼闻风而起,卓远国际、九鼎国际、金海广场等禅城最先一批现代高端写字楼陆续开建。而今,禅城的高端写字楼呈现爆发式增长,未来还将有数百万方体量的写字楼在此地诞生。很大一部分写字楼将承接佛山制造业的转型。

  这预示着佛山新型服务业时代的到来,佛山制造业在这些摩天大楼内,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佛山制造“进城上楼”

  “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朝新的方向前进,你就会发现新的奶酪。”多年前一本畅销书的经典语句,同样适用于总结佛山制造业的发展。随着“奶酪”的变化而顺应产业发展的变化,寻找更高端优质的环境,创造更多的“奶酪”,成为佛山制造业转型的关键。

  宏宇的例子颇有代表性。最先起家的宏宇陶瓷是扎根石湾多年的大型陶瓷企业,其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居行业前列。如今,企业选择在季华路上进行全新探索。

  “佛山的工业那么发达,但高端的工业产品却缺少展示平台,随着更多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产品发布的展示需求将会更旺盛。”李军表示,宏宇大厦将依托佛山产业聚集的特点,计划打造一个展览、商贸类平台,面向高新技术企业,针对其高端产品,满足工业展示、企业展示的需求,致力将其打造成制造业的“奢侈品平台”。

  在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两种现象有迹可循。一种是,借总部升级全面提升企业总部功能和竞争力,第二种是,在做好“本业”的同时,发力写字楼经济。

  前者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才能适合进行升级。那么,庞大的佛山制造业究竟可以栖身何处?

  陶瓷企业总部向季华路集体迁移给出了答案。传统产业升级借助季华路,实现了自身的“蜕变”,如陶瓷、不锈钢产业,在季华路沿线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陶瓷行业的龙头企业宏宇、鹰牌、东鹏、法恩莎,以及兴发铝业、澜石不锈钢等一批企业总部,已经或者计划落户季华路。在不久的将来,在季华路金融总部、工业总部、商业总部、物流总部以及一些专业服务的总部大军中,传统制造业的总部大军将成为一支新生力量。

  另外,目前季华路已经成为禅城城市升级的主轴,写字楼经济在这里蓬勃发展。一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看中了这一“奶酪”,一边加快制造部分的转型升级,一边发力楼宇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制造冷柜出身的星星集团,在去年成功启动自家地块“星星工业园”的转型升级,110万平方米庞大体量的星星广场都市综合体,将在季华路上拔地而起。

  陶企龙头借季华路华丽转身

  “东鹏在这些年中走过了从卖单片瓷砖,到卖产品空间、销售文化逐渐演变的过程,事实上这正是我们寻根的过程, 文化的竞争正是我们参与世界竞争的主要方法。”在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蔡初阳看来,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参与世界竞争中始终发挥重大作用,而文化则决定企业能走得多远。

  在东鹏目前位于江湾路中国陶瓷城旁的总部大楼中,处处可见文化与建筑陶瓷艺术结合的展示,从大楼的首层至第五层,分别以土、金、水、木、火元素作为展览的主题,展现东鹏陶瓷的魅力。

  然而,随着产品线的扩大,产品展示的效果追求更高端的环境、更大面积的展示。东鹏人日渐发觉,这栋自1996年启用至今的东鹏大厦,在展示、配套、交通、物流等功能上已经难以满足企业日渐壮大的需求。

  “陶瓷基地外迁,把总部留下、强化,是我们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蔡初阳认为,陶企通过一系列转移和改造,赶走污染,留下研发、物流、展示等高端环节,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

  而禅城发展陶瓷总部经济,引领佛山陶瓷产业的调整升级的思路,对于陶瓷企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去年,东鹏总部正式落户季华路绿岛湖内,这意味着,位于江湾路的东鹏大厦将退出“服役”近20年的总部舞台。

  2015年,一栋面积11万平方米,高达28层的摩天大楼将矗立季华路旁。东鹏斥资近4亿元把总部的“躯干”和“灵魂”留在了这里。

  “建设新的总部大厦是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季华路边的东鹏新总部大楼把近几年我们"强化总部"的梦想落到实处。”蔡初阳表示,总部发展需要有张力,总部的张力需要变得现代化来支撑。

  而一些新的功能是过去的旧总部无法承接的。

  据悉,东鹏新的总部大楼将更加强配套功能、信息功能、物流功能、电子商务功能,以及更注重研发和人才集聚的效应,借此提升总部的形象。

  “城市的交通拥堵一直是让我们极度头痛的问题。”中国陶瓷城附近的交通拥堵情况让每一个在此地工作的陶瓷行业从业者和客商都极为烦恼,而把总部搬至季华路上的绿岛湖后,情况将与前大为不同。

  “我们新总部的位置靠近一环,未来的地铁2号线将经过我们这个地块。更重要的是,目前的季华路快速化改造,把佛山东西两翼交通理顺了,除了景观得到提升外,两个区域的资源也可以快速流动。”蔡初阳表示,东鹏新的总部大厦在地理位置上四通八达,仅在这一点上,总部的形象已有很大的“加分”。

  东鹏总部将告别旧形象,在季华路边完成升级蜕变。

  企业集聚效应

  带动“佛山制造”转型

  专家观点

  “整个工业化的进程中,最初工业化时大量建工厂,大量工厂在工业化完成后使命就结束了,企业转变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所以"制造业上楼"是一个产业转型的基本规律。”在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看来,上一次经济形态的变化是工业化,以工厂为主。随着工业化进步,产品和工厂分布到各个地方,但企业在工业园里找不到各种专业化服务资源,因为物流、金融、管理等各方面服务类元素都已进入城市、进入写字楼。

  “所以,这种资源一定要到都市里去找,例如在工业园你找不到高校,找不到市场专家。”他说。

  目前,制造业龙头企业都已经聚集到季华路上去。为什么这些企业要到季华路而非其他主干道上进行聚集?此问题可以从王先庆以上的话语中找到答案。

  季华路一直以来都是佛山发展的主心轴,早在数年前季华路打造总部第一街时,已成功吸引近200家金融总部、工业总部、商业总部、物流总部以及一些专业服务的总部落户。

  传统制造业以更高端的形式在季华路的聚集,一方面可享受到来自季华路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带来的利好,把此地的物流、金融、管理等各方面服务类元素为己所用,另一方面季华路交通的快速化将逐步平衡佛山东西两翼的发展,多年以来受交通制约的传统制造业潜在能量,将在交通时间的缩短中释放出来。

  此间,一个背景不能忽略。自去年开始,禅城开启城市升级的步伐,300亿民间投资涌入帮助禅城实现城市转型。去年成为产业项目发展的一个“井喷”年份,其中,季华路成为开发商投资的首选。目前总投资超过357亿元的24个重点项目云集于季华路上,为佛山带来600多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务面积。王府井、宏宇大厦、绿地地产、星星广场、鹏瑞利广场等写字楼、商场、城市综合体纷纷在季华路重兵布阵,为更多的制造业“上楼”奠定了产业基础。

  事实上,制造业的“上楼”以及写字楼经济发展的本身都是一种新的产业运动,是对佛山实体经济的一场进化运动。“这场运动在佛山刚开始,未来还将持续至少一二十年时间。”王先庆说。

  这意味着,佛山传统制造业新的一轮经济模式转型才刚迈开步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季华路还将继续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服务。

特荐厂房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