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管委会回应78.5平方公里新区建设“债城”质疑延安“上山建城”由卖地收入保障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先后启动了规模庞大的“上山建城”计划,其中陕西省延安市启动的总规模达78.5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格外引人关注。对于新城建设的资金问题,延安市新区管委会表示,新区主要由参建企业先行投资建设,政府最后加以回购,“延安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新区未来的售地收入将为新区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决策“上山建城”是否“拍脑袋”
据了解,延安“上山建城”主要有两大理由:一是现有城区“饱和”。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说,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市区沿着三山两河——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和延河、南川河形成的狭长河谷地带发展布局。市中心城区现有人口50多万人,建成区面积仅为3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近1.39万人。二是革命旧址保护的需要。延安市文物局党组书记董智安说,延安市区分布168处革命旧址,其中很多被城市建筑严重压抑或蚕食,已不复当年旧貌,急需抢救性保护。鉴于以上原因,延安在2011年底启动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发展战略,在未来20年内建设现代、生态、宜居的新区。
实施劈山建城能否确保安全和很多地方建“新城”一样,延安“上山建城”率先开工的新区北区规划为市级行政中心,造地规模将达10.5平方公里。
按规划,新区建设将在周边的清凉山、宝塔山、凤凰山上分期建设,简单说就是“劈山建城”“城市上山”。作为国内首个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岩土工程项目,延安新区从规划到开建过程中,对其施工合理性和安全性的质疑一直不断。
据延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锦刚介绍,新区建设过程中主要技术风险有三项:一是黄土的湿陷性问题;二是岩土工程填方区对建筑物的承载问题;三是填方区的长期稳定性问题。这三个问题延安方面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给予解决。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暴雨经常光顾原本少雨的延安。从2013年7月初开始,延安市遭遇了持续强降雨袭击,部分地区出现了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窑洞垮塌。
发展如何避免“债城”“鬼城”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热衷新区建设搞“大跃进”,投入巨大导致的资金、负债压力,人气不足衍生出的“债城”“鬼城”现象,以及缺乏产业支撑使得城市发展后继无力都被广为诟病。
对于延安市新城建设的资金问题,延安市新区管委会透露,新区建设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办法,因此不会形成资金风险。最先启动的北区一期工程预计总投资35亿元,采取的是市场化运行机制,以社会投资为主。目前完成投资27亿元左右,其中市财政投入5000万元,其他主要由参建企业先行投资建设,政府最后采取适当方法加以回购,“延安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新区未来的售地收入将为新区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如何防止出现“鬼城”现象?延安市市长梁宏贤说,为避免此前一些城市新区与老城区距离太远而“人气不足”的问题,延安新区选址与老城区紧密相连,将来还将修建多种类型的通道做到“无缝”融合。按规划,2020年左右延安市中心城区人口将达80万人左右,比现有人口增加约30万人,加上居住在市区周边山上的10多万名住房困难群众也将搬迁至新区,“因此新区将不缺乏人气”。